產品詳情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包含實時監測自然界中的大氣電活動和雷電的技術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發展。這些技術系統可以實時提供高質量、有價值的雷暴發生信息﹐為人們利用這些信息開展各種應用提供極為重要的參考。
雖然這些信息允許用戶提前采取應急措施,但根據相關規定,基于監測信息采取的預防措施由用戶自身承擔責任﹐這些措施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風險的大小以及措施本身。本標準給出了可能的預防性措施清單。與許多自然現象一樣,雷電和雷暴具有統計學上的不確定性。因此,目前尚不能精確獲得未來雷電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信息。
其他雷電防護標準未涉及雷暴預警系統的使用。
根據可探測到的現象,雷暴的生命周期包括四個不同階段:
a初始階段初始階段;
b成長階段;
c成熟階段;
d消散階段。
雷暴探測儀應根據其可探測的雷暴階段進行分類,雷暴的階段由該階段可探測到的雷暴現象確定。盡管如此,一個雷暴探測儀可以探測一種或幾種雷暴現象。
一般有幾種途徑可以評判雷暴探測儀探測雷暴,尤其是雷擊的方法。一種是查看探測儀能夠探測的雷暴階段;另一種是比較雷擊電磁輻射的頻段和傳感器可探測的電磁頻段;第三種是查看傳感器探測雷擊并計算其位置的技術。
雷暴或雷擊探測儀分類如下:
A類:探測雷暴階段1到階段4的整個生命周期;
B類:探測雷暴階段到2階段4的云閃及地閃;
C類:只探測雷暴階段3到階段4的地閃;
D類:探測雷暴階段3的地閃以及其他電磁源,其探測效率非常低。
詳詢鄭州萬佳防雷的薛紅185038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