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鏈環(Chain Links)
分為**有檔鏈環(Stud Link)和無檔鏈環(Open Link)**兩種類型。
有檔鏈環:鏈環中間帶有橫檔(Stud),可增強抗拉強度,防止鏈環扭曲,適用于大型船舶。
無檔鏈環:結構簡單,常用于小型船舶或輔助用途。
配件
轉環(Swivel):防止錨鏈在受力時扭結。
卸扣(Shackle):連接錨鏈與錨、錨鏈之間或錨鏈與船體。
末端鏈節(End Link):特殊設計的鏈節,便于連接其他部件。
二、材料與制造工藝
材料
碳鋼(Carbon Steel):經濟實用,需表面鍍鋅防腐,適用于一般海域。
合金鋼(Alloy Steel):如U2、U3級鋼材,高強度、耐腐蝕,用于深海或惡劣環境。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耐腐蝕性強,但成本較高,多用于游艇或特殊場景。
制造工藝
鍛造(Forging):通過高溫鍛打成型,提升鏈環的強度和韌性。
焊接(Welding):部分小型鏈環采用焊接工藝。
熱處理(Heat Treatment):淬火+回火,優化材料性能。
表面處理:熱浸鍍鋅(Galvanizing)或噴涂防腐涂層,延長使用壽命。
三、技術標準與認證
國際標準
ISO 1704: 船用錨鏈的通用國際標準。
ABS、DNV、LR、BV:各大船級社(如美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等)的認證標準。
等級劃分
強度等級:根據材料強度分為U2、U3、R3、R4等,等級越高,抗拉強度越大。
公稱直徑:常見規格為12.5mm至152mm,對應不同船舶噸位。
四、應用場景
商船與貨輪
需高強度、大直徑錨鏈(如Φ84mm以上),匹配大型船錨。
軍艦與工程船
對耐腐蝕性、抗沖擊性要求更高,常采用合金鋼材質。
游艇與漁船
使用無檔鏈環或輕型不銹鋼錨鏈,注重輕便與美觀。
海洋平臺與浮標
超長錨鏈(數百米至千米級),需抵抗深海環境腐蝕。
五、選型與維護建議
選型要點
根據船舶噸位、作業海域(鹽度、水深)、錨機規格選擇鏈徑和強度等級。
參考船級社規范,確保錨鏈與錨、錨機的匹配性。
維護保養
定期檢查:鏈環磨損、銹蝕、變形情況,重點檢查卸扣和轉環。
清潔防腐:用淡水沖洗鹽分,補涂防銹漆或更換鍍鋅層。
更換標準:鏈徑磨損超過原尺寸10%時需更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