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組成、工作原理、基本特點以及應用領域
2020-06-04 14:06
1
plc 是什么
plc是一種智能控制器,全稱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就是可編程控制器。
plc定義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于與工業控制形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展器功能原則而設計。
2
plc特點(優點)
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功能齊全,設備完善,適用性強
易學,操作簡單
系統的設計,維護方便,改造容易,建造簡單
體積小,較輕,能耗低
3
plc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可編程控制器的結構多種多樣,但其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結構。通常由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ram、rom)、輸入輸出單元(i/o)、電源和編程器等幾個部分組成。
中央處理單元(cpu)
cpu作為整個plc的核心,起著總指揮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電路、運算器和寄存器組成,這些電路通常都被封裝在一個集成電路的芯片上。
cpu通過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與存儲單元、輸入輸出接口電路連接。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從存儲器中讀取指令、執行指令、取下一條指令、處理中斷。
存儲器(ram、rom)
存儲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統程序、用戶程序及工作數據。存放系統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系統程序存儲器,存放應用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用戶程序存儲器,存放工作數據的存儲器稱為數據存儲器。
常用的存儲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種可進行讀寫操作的隨機存儲器存放用戶程序,生成用戶數據區,存放在ram中的用戶程序可方便地修改。ram存儲器是一種高密度、低功耗、價格便宜的半導體存儲器,可用鋰電池做備用電源。掉電時,可有效地保持存儲的信息。eprom、eeprom都是只讀存儲器。用這些類型存儲器固化系統管理程序和應用程序。
輸入輸出單元(i/o單元)
i/o單元實際上是plc與被控對象間傳遞輸入輸出信號的接口部件。i/o單元有良好的電隔離和濾波作用;接到plc輸入接口的輸入器件是各種開關、按鈕、傳感器等,plc的各輸出控制器件往往是電磁閥、接觸器、繼電器,而繼電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電壓型和低電壓型、電壓型和電流型。
電源
plc電源單元包括系統的電源及備用電池,電源單元的作用是把外部電源轉換成內部工作電壓。plc內有一個穩壓電源用于對plc的cpu單元和i/o單元供電。
編程器
編程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圍設備。利用編程器將用戶程序送入plc的存儲器,還可以用編程器檢查程序,修改程序,監視plc的工作狀態。除此以外,在個人計算機上添加適當的硬件接口和軟件包,即可用個人計算機對plc編程。利用微機作為編程器,可以直接編制并顯示梯形圖。
4
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戶程序按先后順序存放,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行程序,直到遇到結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條,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plc的掃描過程分為內部處理、通信操作、程序輸入處理、程序執行、程序輸出幾個階段。全過程掃描一次所需的時間稱為掃描周期。當plc處于停狀態時,只進行內部處理和通信操作服務等內容。在plc處于運行狀態時,從內部處理、通信操作、程序輸入、程序執行、程序輸出,一直循環掃描工作。
輸入處理
輸入處理也叫輸入采樣。在此階段,順序讀入所有輸入端子的通端狀態,并將讀入的信息存入內存中所對應的映象寄存器。在此輸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接著進入程序執行階段。在程序執行時,輸入映象寄存器與外界隔離,即使輸入信號發生變化,其映象寄存器的內容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有在下一個掃描周期的輸入處理階段才能被讀入信息。
程序執行
根據plc梯形圖程序掃描原則,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掃描,執行程序。遇到程序跳轉指令,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序的跳轉地址。從用戶程序涉及到輸入輸出狀態時,plc從輸入映象寄存器中讀出上一階段采入的對應輸入端子狀態,從輸出映象寄存器讀出對應映象寄存器,根據用戶程序進行邏輯運算,存入有關器件寄存器中。對每個器件來說,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內容,會隨著程序執行過程而變化。
輸出處理
程序執行完畢后,將輸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狀態,在輸出處理階段轉存到輸出鎖存器,通過隔離電路,驅動功率放大電路,使輸出端子向外界輸出控制信號,驅動外部負載。
5
plc應用領域
plc由于有機電一體化控制,儲存邏輯替代外部接線,數據運算能力強,加之通信技術的增強被廣泛應用較廣泛,如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制造、汽車、交通、文化娛樂等行業,可實現如下控制。
開關量的邏輯控制
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于單臺設備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如注塑機、印刷機、訂書機械、組合機床、磨床、包裝生產線、電鍍流水線等。
模擬量控制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擬量。為了使可編程控制器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plc廠家都生產配套的a/d和d/a轉換模塊,使可編程控制器用于模擬量控制。
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于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于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傳感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如可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于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
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函數運算、邏輯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采集、分析及處理。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打印制表。數據處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統;也可用于過程控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絡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絡系統。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責任編輯:
平臺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