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開本:線裝十六開大闊本
頁數:363頁
排版印務:錦秋文譜
紙張:一級宣紙
電話:18595903344 18039297636
網址:www.jiapu315.com
(秦氏族譜書脊)
(秦氏族譜書名)
前 言
明明沒有什么文學底蘊,還是非要正式點寫個前言。
斗轉星移,今天的秦氏后人們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立志有為,奮發圖強,代代風流寫春秋,千秋萬代耀光榮,讀畢此書,神圣自豪的情懷激蕩胸中,這是一部血脈相連,魂魄相依的基因脈絡永傳后世。
天水秦氏,天堯公于明初洪武年間,江西填湖南時期至江右吉安府太和縣遷入湖南,先居寶慶府新化具梅邑漆家之長鄄巡檢司,后人移五里之外的寶慶府新化縣長鄄秦家沖。配李氏生五子,名諱均不可考,也郎之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
這次續譜,采用了嘉慶十七年舊譜里所有信息,聯絡其譜內各支系后裔,尋找至親。有譜為證,后繼者清。
這次修譜,工程浩大,給主編帶來了多方面困難。根據老譜提供地址,如此行程一次,有些地方還多次。深知當年秦氏發展信息,今天字輩不統一。通過續譜匯總,才知其父,其祖,至遠祖。后經各支代表商議,召開續譜會議,從此得到大族的支持。
這次續譜,內容豐富,采用舊譜照錄,實地考察,資料對接,墓碑清理,實名對照,核實對證,排系入譜。取消(或者是,可能是)的不正確傳統修式。
這次續譜,采用本宗老傳統,凡屬本宗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是本宗富貴者不攀,是本宗者弱窮者不拒的方案續譜。
關于字輩,有湖南老字輩為例,說明詳細。
這次續譜,編者水平有限,年代久遠,歷史資料局限,工程浩大,查證艱辛,若有遺漏之處請諒!
族親道賢筆
2021年12月10日
(秦氏族譜內頁)
譜 序
樹高千丈,必有其根,水流萬里,必有其源,中國秦姓,源于兩大支系,姬秦和嬴秦,兩支秦氏都有著其輝煌的歷史歷程。時間來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支秦氏萬福裕后貞的根源在哪里?相信是每一位秦氏長者的心病,追根溯源,我們只知道我們的先輩曾經聚居于納雍霧嘎大山,有過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不知何故和在幾十里遠的饒氏打了一仗,兵敗石關,被打散的族人,四分五裂,有的遷徙到了馬場,有的去了張維,有的來到了松林寨,有的則在咪咋安家落戶,還有的更遠,跑到黔西,清鎮,當問到我們的祖籍來自哪里,有說江西的,有說廣西的,到底是哪里,還真是說不清楚,因為我們的譜書被焚毀于戰火,此支秦氏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像天上一個斷線的風箏,搖擺不定。而且我們起名字的字輩已經到萬福裕后貞的最后一代,貞字輩了。成了名符其實的無譜人家。有一年,畢節秦氏秦玉書來納雍查譜,說本支秦氏是他們失聯于厙東關的先輩后人,要我們和他們聯譜,于是我們這支處于風雨飄搖的無線風箏總算解除了后顧之憂,后有貴陽方向的秦氏族人來到納雍查譜,說我們字輩相同,應該是一家,但因為已經和畢節秦氏聯譜的原因沒有引起族人足夠的重視而無果。后來有了微信,就有了貴州秦氏家族群,全省各地的秦氏都可以在群里尋根問祖,我認識了一個叫秦道賢的秦氏宗親,據說是貴州秦氏中研究族譜最有資歷的一個專家,和我聊了幾句,就把我的家字派完整的背了下來。這讓我很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說你們祖籍是江西遷湖南,不是廣西,并承諾有機會帶我們去湖南認祖歸宗。我也在想,既然秦道賢宗親能把本支秦氏的原字輩完整的背下來,那就說明我們和畢節秦氏應該各是各的關系,始祖不同,文化人應該促成認祖歸宗的這宗美事,失散的秦人回歸自己的大家族,于是我接待了貴陽過來的秦后江,此后,貴陽秦氏和納雍秦氏終于有了在納雍相聚的本支秦氏宗親會議,一家人舉杯同慶,相談甚歡,會議達成了本年五月去湖南認祖歸宗的決議。五月初,我們一行十人遠赴湖南隆回,受到了秦家排秦氏族人的熱烈歡迎,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熱烈歡迎貴州秦氏宗親回歸宗族。其間,織金秦裕祥幺爺拿出族譜和秦家排對接,這使我很吃驚,我們竟然有族譜,成功和湖南秦家排對接,當我看到族譜上標明秦氏天水堂這幾個字時,真的坐不住了,心情特別激動,我研究歷史,特別是秦國歷史,秦國王族就是天水堂,這么說我們是來自甘肅天水堂,和中國最偉大的秦始皇是一家。特別鳴謝貴州秦氏宗親會秦道賢,為本支秦氏的相聚,出譜,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永留千古!
天堯公二十一世孫 秦厚祥
二〇年十一月八日于納雍撰
(秦氏族譜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