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計委三號令《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中第七條規定:
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基礎設施項目;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公用事業項目;使用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國家融資項目;國家特許的融資項目;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資金的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必須進行招標:
(一)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二)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三)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四)單項合同估算價低于第(一)、(二)、(三)項規定的標準,但項目總投資額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平臺化交易更節約
近年來,安徽省16個區市、61個縣完成了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設立了集中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據安徽省發改委副主任曹發義介紹,今年1至6月,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受理省級政府采購(包括省屬院校教育技術裝備采購)項目1229個,累計完成630個,預算全額12.2億元,成交金額9.68億元,共計節約資金2.52億元。
近日,安徽省政府出臺了《安徽省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公共資源的評標方法、評標專家的抽取及管理、交易主體信息的保護、交易結果的公示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省級公共資源交易進入了平臺規范化操作。
社會公眾監督有道
據曹發義介紹,今年1到6月,安徽省16個市186家縣級公立醫院網上采購藥品金額30.05億元,為1676家基層醫療機構網上采購藥品金額15.62億元,為130家公立醫院網上采購高值醫用耗材金額2.21億元。
對于這種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社會公眾如何進行監督,曹發義也做出了回答:“我們會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聘請公共資源交易現場監督員,對于意義比較重大的項目實行現場的監督。邀請有關社會知名人士對重要的項目發揮專家的作用,進行專家評審。比如在合肥,就會進行一些公開日活動,邀請包括街道的、項目單位進行一些監督。”
發現不當競爭投訴有門
為解決投渠道不暢問題,方便競爭主體的合理訴求,形成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監管機制。《辦法》規定投訴人在交易中心窗口或者電子交易平臺,也可直接向綜合管理部門或者有關行業監督部門,以書面或電子方式提交投訴材料。
通過交易中心窗口或者電子交易平臺提交投訴材料的,交易中心應根據投訴事項分類,通過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平臺,及時以電子方式分送有關行業監督部門。有關行業監督部門按照法定程序和時限調查處理完畢后,將處理結果反饋至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送達投訴人。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