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性和適用性:
(1)不破壞原有水泥砼面板的結構,將原有水泥砼面板結構作為瀝青路面的基層。
(2)只是在原有路面增加較小的瀝青面層厚度,而不是傳統的加鋪30cm左右水泥穩定土再鋪瀝青路面,路面標高變化較小,可以減少影響路兩側房屋門前的人員出行,也使得路面以上的構造物與完工后的瀝青路面之間凈空減少較小。
(3)造價與傳統的碎石化施工工藝進行比較,只有四分之一以內。
(4)工期短,本工序所用時間對瀝青路面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5)技術整體承包施工,縫槽式板縫處治及基層灑布“封水幫”相互組合,相互配合,形成一道立體防水栓塞,即達到防水的作用,又從根本上解決防止反射裂縫的目的,從而提高瀝青路面5年以上使用壽命。
二、“白加黑”工程反射裂縫病害立體防治新技術(oprc技術)
1、利用彎沉值分析道路病害種類
對于表面無破損或角隅處破損很微小的板塊可采用貝克曼梁法對每一塊混凝土板塊進行彎沉檢測。首先對所有板塊在圖紙上進行編號,將彎沉值標在圖紙上,再針對破損情況在圖紙上描述。通過檢測能反映水泥混凝土板塊三個方面的性能狀況:
(1)、整體承載能力,主要通過板中彎沉測試和剛度組成分析計算下承層的彈性模量來反映。
(2)、板角脫空情況,通過板角彎沉測試,根據彎沉值來判斷。
(3)、接縫傳荷能力評價,通過跨過橫縫的兩個彎沉傳感器計算彎沉差的傳荷系數。
2、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塊碎裂、斷板、掉角板的處理
對于明顯破損嚴重,喪失承載力的斷板、角隅斷裂板采用整板破碎下挖,根據基底承載力的情況,回填18cm級配碎石墊層,澆注18cm貧混凝土底層,再澆注24cm面層混凝土(抗彎拉強度不小于4.5mpa)。新澆注的混凝土與老混凝土同標號或高一標號。新澆注的面層混凝土與四周老的混凝土相連時,要在老混凝土板植入拉桿、傳力桿,保證新老混凝土結合良好。
三、板底脫空的處理
(1)單點實測彎沉值lr≥40時,將水泥破碎后重新澆筑,可按2.2中列出的方法進行處理。
(2)單點實測彎沉值20≦lr<40時,對水泥板進行鉆孔壓漿處理,注漿完成養護3天后,進行單點彎沉檢測。如果20≦lr<40時要重新壓漿,注漿完成還要進行彎沉檢測,達不到要求進行破板處理或地基深層壓漿處理。
(3)單點實測彎沉lr<20時,水泥板可不進行處理。但是相鄰板塊彎沉值差超過6(0.01mm),要進行注漿處理。
1、對于脫空板采用壓漿處理
每塊板5孔,孔邊距板邊距離為0.5m,呈梅花狀布置。
壓漿順序從沉降量大的地方開始,由大到小,由遠及近。鉆孔深度應穿透基層達到底基層中,注漿壓力控制在1-3mpa,并停留3-5min。壓漿時當漿液從接縫處或另一注漿孔冒出,就可以認為完成該孔注漿,即停止注漿,用木塞堵孔,壓完后養護3天,然后采用貝克曼梁法測定板角彎沉,必須小于20(0.01mm)方可視為合格,若彎沉值大于20(0.01mm)時,做好標記,進行補孔,重新注漿,直至單點彎沉值小于20(0.01mm),待所注砂漿強度達到3mpa。
2、彎沉值小于20(0.01mm)的板塊的處理
如果橫縫或縱縫處出現啃邊、角隅處掉角等現象,要將角隅邊處切割成不小于30cm的矩形,用風鎬破除破損部分,鑿成垂直面,并在鑿好的混凝土槽內植筋(30-50cm)進行澆筑混凝土。
四、縫槽式板縫處治新技術
1、技術背景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公路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路面“白加黑”的改造,瀝青路面反射裂縫成為公路建設的主要病害。這雖然與瀝青混合料的自身特性、自然環境及交通量等因素息息相關,但更為根本的原因還是瀝青面層下面的接縫或裂縫。
2、處理新技術
(1)新技術施工工藝:
1.清縫:切割機切割+吹風機除塵深度清理。
2.拌合填充料:專用固結膠+黑金沙。固結膠混合均勻,黑金沙充分潤濕。
3.填平接縫:將拌合好的填充料填入接縫中。均勻,密實,填補料與縫壁之間不留直角。
4.混合粘接膠:充分攪拌均勻。固結膠:石英砂(80-100目):石英粉(800目以上)=1:2-3:1-2(原則:有流動性,但不流淌)
5.粘貼帆布條:貼合密實。(轉彎或低洼處要將纖維布剪斷,以便貼合密實)。
6.輥涂專用高分子瀝青增粘劑:輥涂均勻美觀。
五、成功施工歷史案例
1、湖南省岳陽:2019年岳榮線(岳陽縣一榮家灣)60多公里白加黑全線采用。此路現為湖南省排名前三的優秀公路。
2、廣西:2017年省交投集團柳南高速四改八項目伶俐段。
3、廣東:2019年韶關曲江g106國道大修。
4、廣西欽州市欽州大道。
5、湖南省岳陽市平江318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