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監理服務價格在92年收費標準的基礎上,不斷打折,業主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監理責任正朝著無限擴大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極度惡劣的市場環境下,聯盛公司能逆流快速前進,發展態勢良好,連續三年的產值增長率均超過30%。2005年建設部統計的產值前100名企業中排第60位,人均年產值及利潤均年年提高。近三年監理的項目累計獲市級以上的獎項77個,其中三峽杯優質結構工程獎48個,巴渝杯優質工程獎21個,獲獎總數超過重慶市的1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項目管理協會第20屆全球大會上,本公司申報的龍湖水晶酈城項目管理獲得國際項目管理(中國)卓越獎(在此大會上,中國神州六號宇宙飛船項目獲得項目管理金獎)。
在市場環境每況愈下的條件下,企業不僅能生存,反而能不斷發展并以較高的增長速度發展,究其原因是,主要得利于重慶快速甚至超速發展的經濟大環境,由于項目多且投資額大為監理企業生存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其次,公司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也產生了較好的效果:
1.堅定信念,把握發展方向,制定長、中期目標,矢志不移地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管理公司而努力奮斗,擬形成項目管理的產業鏈,把被行業分割和階段切割的項目管理連接起來。
(1)把申報資質納人每年的重點工作;
(2)采取收購、整合與申報相結合的方式,快速實現高資質目標;
(3)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制定人才計劃,采取培養造優、挖掘網絡、保護鼓勵的人才戰略,為成功申報資質和市場擴張作準備。
2.準確做好年度工作計劃,把公布的年度計劃作為對員工的承諾,作為使命,不完計劃誓不罷休,把完不成計劃當成管理層的恥辱。
3.充分體現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嫁接優勢,靈活、快速、果斷地決策,嚴格、規范地管理。
4.以資質優勢和企業榮譽取信業主,以延伸服務提高服務費。
5.找準市場定位,瞄準高、中端市場,毫不猶豫地退出低價競爭市場。
6.拓展外地市場,擴大生存空間
公司已在四川、福州、廣州登記成立分公司,在南京、貴州、東北設立了項目監理機構。外地市場的切入均是正在合作或曾經合作過的業主給予的機會,公司以此為契機,依照“點、線、面”的步驟,逐漸擴展。所謂點即做好第一個項目,隨即攻克此行業或同類別的項目市場,待信譽與品牌發揮作用時,人力資源準備充足之時,再占領更多更廣的市場。
7.針對不同業主和不同擇重需求,采取有特色的監理服務。
面對的業主是多元化的,有開發商、政府部門、工業企業、外資與合資企業、港資企業。
(1)政府部門的項目重業績,特別重視項目進度和審計結論,業主管理人員少且缺乏經驗,公司派造價師提前介入招標與簽約工作,派造價工程師到現場指導監理人員收方、計量、變更等經濟資料;
(2)大開發商與做品牌樓盤的開發商,往往派駐較多的甲方人員,監理服務的重點在現場質量控制和工程進度,應重點處理質量與進度的矛盾;
(3)合資、外資企業特別注重信用,切不能為承接業務而輕易承諾,合同約定的內容很難改變,時間概念明確,講依據重數據。為適應這種要求,公司對招標文書及合同條款非常慎重,另外,為適應合資、外資企業的管理,公司組織中級以上人員進行國際管理知識體系的培訓,使監理工程師掌握現代項目管理的方法與工具,已習慣用圖表、網絡等可視化手段與業主交流;
(4)有的大型企業辦事程序復雜,參與管理的人員多,處理問題教條。由于本公司從國有企業轉制而來,能充分理解和習慣這套程序,與之簽約時,特別重視延時服務和附加工作的酬金條款,否則再高的費率將無利可圖。
8.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把公司人員定額與人均年產值相結合安排人員,并取舍項目的簽約。
結合市場行情,針對項目的類別及地區,制定了人員定額標準和人年產值指標。
9.處理好股東與員工、骨干人才與普通員工之間利益關系。
10.幾點建議:
(1)建議需建委設專職部門管理監理行業;
(2)與交通、水利部門協調,逐步解決行業壁壘問題,如小河道整治須水利資質等;
(3)建議協會或政府對監理招標文件實行審批;
(4)呼吁企業理性維護監理市場,不要過分壓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