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值得重視!
工程質量事故發生不在少數,例如:
1.屋面出現孔洞,邊緣為蜂窩質量問題。原因為在施工人員不足及施工條件不良的情況下,倉促施工,因為采用泵送混弄圖坍落度大,施工人員還沒振搗就已平整完畢,致使混凝土漏搗。
2.多棟樓放墻體開裂,房體整體傾斜。原因為該建筑下有古河,沉積了淤泥層,施工時未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
3.某住宅樓墻面由一點膨脹形成放射狀裂縫,多點裂縫相繼貫通,成為龜狀裂縫。原因為所用水泥中氧化鎂含量超高。
等等。。。
房屋是給人居住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工程質量,近日安徽省為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安徽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就發布了這樣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辦法:
一全面落實工程質量責任
嚴格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建設工程“兩書一牌”和質量信息檔案制度。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推進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依規進行嚴厲處罰,處罰結果通過安徽省工程建設監管和信用管理平臺公布。對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情節嚴重的,依紀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二建立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
政府監管部門、建筑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和責任“六項機制”,全面加強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有效防范較大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創新風險排查方法,建立排查標準,制定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風險點查找手冊。重大基礎設施及危險性較大工程要在風險點查找基礎上,對等級較高的風險點實行全程跟蹤研判,建立巡查預警制度,制定專項防范方案,加強應急處置,落實責任。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要加強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強安全生產現場管理
推行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加強安全防護,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試點。強化對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管理,以及對不良地質地區重大工程項目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風險評估或論證。推進信息技術與現場安全生產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全覆蓋、多層次、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機制,全面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及各方主體的本質安全水平。
四全面提高監管效能
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管,重點加強對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等部位和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督檢查。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加強對工程監理的監管,選擇部分地區開展監理單位向政府報告質量安全監理情況的試點。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隊伍建設,監督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預算全額保障。強化層級監管,開展監督機構人員配置和經費保障情況的督查,加強對各地監督機構履職能力等考核。進一步加強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管理,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等行為。在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和實行工程總承包的項目中,試點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和擔保制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