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m是什么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bbbbationmodeling)技術是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通過建筑信息模型的創建和使用,實現建筑信息有效傳遞和共享的技術,它同時也是建筑開發、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及建筑運維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過程和方法,并且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簡單的說:“bim就是建筑界的大數據,圍繞著所有建筑行業,將會有一根線,將一切的環節穿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的環,而這根線就是bim”。
通過采用bim技術將極大地提升工程決策、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管理水平,減少返工浪費,有效的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
通過revit軟件所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做到我們工程參與方數據共享,省去了很多開會協調的時間和精力。
二、國家政策
國家已經頒布《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我們各地方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首先作為一個特一級企業必須配備自己的bim中心,有自己的bim團隊,這是從企業資質角度要求的,想保住企業資質,作為施工企業必須走出這一步,其次作為各地方政府在其行政區域承攬工程要求進行全過程bim應用,企業不會bim,就意味著在其行政區域內無法開展業務。
如上海市建管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其中指出自2016年10月1日起,下列范圍新立項的工程項目應當在設計和施工階段應用bim技術,鼓勵運營等其他階段應用bim技術;已立項尚未開工的工程項目,應當根據當前實施階段,從設計或施工招標投標或發承包中明確應用bim技術要求;已開工項目鼓勵在竣工驗收歸檔和運營階段應用bim技術:
(一)市、區和特定區域管委會投資額1億元及以上或者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及以上(以下簡稱規模以上)的政府建設財力投資的工程項目;
(二)規模以上市、區重大工程和郊區新城中國有企業投資的工程項目;
(三)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臨港地區、前灘地區、黃浦江兩岸等六大重點功能區域內規模以上國有企業投資的工程項目;
(四)采用裝配式建筑實施的工程項目;
(五)申報綠色建筑星級評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獎項的工程項目;
(六)投資額在3000萬元及以上財政預算或者使用城維資金的大修工程。
自2017年10月1日起,規模以上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的工程項目全部應用bim技術,鼓勵其他社會投資工程項目和規模以下工程項目應用bim技術。
三、企業應用bim的收益
1.深化設計
(1)機電深化設計
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項目中,由于空間布局復雜、系統繁多,對設備管線的布置要求高,設備管線之間或管線與結構構件之間容易發生碰撞,給施工造成困難,無法滿足建筑室內凈高,造成二次施工,增加項目成本。基于bim技術可將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模型整合,再根據各專業要求及凈高要求將綜合模型導入相關軟件進行碰撞檢查,根據碰撞報告結果對管線進行調整、避讓,對設備和管線進行綜合布置,從而在實際工程開始前發現問題。
比如工作中的某廠房工程冷凍機房設備安裝時才發現與結構墻發生碰撞,由于結構、建筑已經完工,圈梁凈高不足,剛好擋住設備運輸。管線安裝時又發現與外單位管線發生碰撞,導致走向修改。假設沒有bim提前預警的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會有兩種解決辦法:
【方式一】出設計變更,讓設計院重新設計管線標高,或改變走向;又或者拆掉外單位管線進行避讓。這個方式的成本計相對簡單,把拆掉的工作量成本和重做的成本合并起來,加上工人的成本就可以,這個得出來的成本總計是45053.00元。但有個嚴峻問題就是各單位之間如果溝通不暢,將會導致施工時間拖延,成本也大大增加。
【方式二】由于圈梁擋住設備,必須要把圈梁打掉,圈梁打掉后由于層高較高,圈梁上部的墻少了圈梁的支撐將會倒塌,圈梁斷開后也將影響整體性。這個問題是不可估計的,因為涉及到結構的改動。最后的處理結果也只能把圈梁打掉后在重新處理了,這個方式的成本計算也是把拆掉的工程量和重做的成本結合起來,但這個成本就大多了,成本總計96253.00元。
單單一兩處碰撞就會多產生那么多費用,一個工程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這還沒有考慮進度延誤引起的間接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同時,我們在很多工程里邊應用bim技術可以為地下室管線綜合布置優化,保證地下室凈高,減少混凝土用量,這種收益根據建筑規模而定,一般是減少20%左右。
(2)鋼結構深化設計
在鋼結構深化設計中利用bim技術三維建模,對鋼結構構件空間立體布置進行可視化模擬,通過提前碰撞校核,可對方案進行優化,有效解決施工圖中的設計缺陷,提升施工質量,減少后期修改變更,避免人力、物力浪費,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具體表現為:利用鋼結構bim模型,在鋼結構加工前對具體鋼構件、節點的構造方式、工藝做法和工序安排進行優化調整,有效指導制造廠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藝加工,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難度和風險。另外在鋼構件施工現場安裝過程中,通過鋼結構bim模型數據,對每個鋼構件的起重量、安裝操作空間進行精確校核和定位,為在復雜及特殊環境下的吊裝施工創造實用價值。
2.多專業協調
各專業分包之間的組織協調是建筑工程施工順利實施的關鍵,是提高施工進度的保障,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暖通、給排水、消防、強弱電等各專業由于受施工現場、專業協調、技術差異等因素的影響,缺乏協調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局部的、隱性的、難以預見的問題,容易造成各專業在建筑某些平面、立面位置上產生交叉、重疊,無法按施工圖作業。通過bim技術的可視化、參數化、智能化特性,進行多專業碰撞檢查、凈高控制檢查和精確預留預埋,或者利用基于bim技術的4d施工管理,對施工過程進行預模擬,根據問題進行各專業的事先協調等措施,可以減少因技術錯誤和溝通錯誤帶來的協調問題,大大減少返工,節約施工成本。正是對于建筑的事先模擬建造,才為我們施工中選擇了最優的施工方案,這種管理模式的應用也是我們施工精細化管理的要點之一。
3.施工現場管理
(1)平面布置合理
相對比二維平面施工布置圖,三維施工布置圖更直觀,更符合施工真實情況。項目負責人對于項目各階段的現場真實情況可以進行模擬,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減少材料二次搬運費用。
(2) 工法樣板場地管理
(3) ci形象管理
將平面抽象的平面圖轉化為立體直觀的實景模擬圖,大大提高了ci形象設計的效率,并使現場和策劃能夠高度統一。直觀模擬場區內實景,提前設計車行線路、人行線路。
(4) 安全現場管理
安全總監、安全管理人員通過bim模型預先識別洞口,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安全風險的評估與措施的制定,提前在模型中進行安全防護,將防護欄布置完善。
(5) 可視化技術交底
比如在模架技術交底、鋼筋平法技術交底歷來是技術交底的難點,由于體系復雜難以用口頭敘述和二維平面的形式向工人闡述該分部工程的技術控制要點、難點。bim技術不僅能直觀的看到三維模型,還能精確的統計出像腳手架、模板、鋼筋等復雜分部工程的工程量,為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
(6) 進度管理
通過與網絡計劃技術的集成, bim模型可以按月、周、天直觀地顯示工程進度計劃。一方面便于工程管理人員進行不同施工方案的比較,選擇符合進度要求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也便于工程管理人員發現工程計劃進度和實際進度的偏差,及時進行調整。
4.快速實現設計變更
bim在設計變更管理中最大的價值不是輸理清楚變更的流程,而是最大限度的減少設計變更,從而從源頭減少變更帶來的工期和成本的增加。
5.快速實現進度款支付管理
建筑信息目前主要是基于2d-cad圖紙建立的,工程基礎數據掌握在分散的預算員手上,很難建立數據對接,導致工程造價快速拆分難以實現,工程進度款的申請和支付結算工作也較為繁瑣。
在進度款結算方面,bim軟件實現了框圖出價、框圖出量、更加快速地完成工程量拆分和重新匯總,形成造價文件,為工程進度款結算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bim軟件從開工到竣工實施實時動態監控,工程竣工時即可生成竣工圖并隨時出量進行結算,這種快捷方法是一般軟件做不到的。
最后我們想說的就是,bim技術的應用,是一種趨勢,是國家在強力推行,我們作為一個企業,永遠都是順著潮流,希望企業在建筑行業走的更遠,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