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復工復產關鍵期
施工安全不可掉以輕心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觸電、
機械傷害、坍塌
是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的
“六大傷害”事故
如何避免這幾類事故的發生
以下安全注意事項請牢記
高處墜落事故
1.要避免高處墜落事故,必須配齊建筑施工“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和安全網。
2.高處作業人員,一般一年需要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加行呐K病、高血壓、神經病、癲癇病的人,不可從事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人員衣著要符合規定,不可赤膊裸身。作業人員腳下要穿軟底防滑鞋,絕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靴鞋。操作時要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4.攀登和懸空作業危險性較大,因而對此類作業人員應該進行培訓和考試,取得合格證后再持證上崗。
5.高處作業中所用物料應該堆放平穩,不可放置在臨邊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礙通行和裝卸。
物體打擊事故
1.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
2.施工現場設立警戒線、警示標語。
3.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
4.清理腳手架安全平網(水平支護網)內的雜物,按要求設立安全防護和擋腳板。
5.嚴格執行工地安全文明管理規定,做到“工完場地清”。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
1.嚴格執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原則。
未經通風和檢測,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當工作環境發生變化時,應視為進入新的有限空間,重新通風和檢測后方可進入。同時,檢測標準與檢測工作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2.采取可靠隔斷(隔離)措施。
(1)必須采取可靠隔斷(隔離)措施,將有限空間與其他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管道隔離。
(2)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應采取強制性持續通風措施降低危險,保持空氣流通。
3.準備裝備要齊全。
(1)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并配備個體防護裝備確保正確穿戴與使用,作業人員必須拴帶救生繩。
(2)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質(氣體)的有限空間作業時,應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
4.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標識。
(1)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標識,提前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明確有限空間現場作業負責人、作業人員、監護人員及檢測人員的職責,不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2)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方式、應急救援措施等內容。
觸電事故
1.施工現場實行“三相五線制”,并按規定正確使用。
2.電焊工作業必須經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
3.不可帶電搬動有電源線的機械設備。
4.機械設備均需接地接零,并安裝漏電保護措施。
5.用電作業做好安全絕緣措施。
6.電箱等用電危險處掛立安全警示標志。
7.后勤、生活區、施工現場不得私拉亂接電線。
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
2.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
3.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維修,保持正常運行狀態。
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安全隱患。
腳手架坍塌事故
1.加強對腳手架的日常檢查維護,重點檢查架體基礎變化、各種支撐及結構連接的受力情況。
2.當腳手架的前部基礎沉陷或施工需要掏空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加固措施。
3.當架體不穩定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制定針對性措施,限期加固處理。
基坑(槽)土方坍塌事故
1.施工人員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進行挖掘作業。
2.土方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
3.挖土應從上而下逐層挖掘,嚴禁掏挖。
4.坑(槽)溝必須設置人員上下坡道或爬梯,嚴禁在坑壁上掏坑攀登上下。
5.開挖坑(槽)溝深度超1.5m時,必須根據土質和深度放坡或加可靠支撐。
6.土方深度超過2m時,周邊必須設兩道護身欄桿;危險處,夜間設紅色警示燈。
7.配合機械挖土、清底、平地、修坡等作業時,不得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內作業。
8.作業時要隨時注意檢查土壁變化,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塌方,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將人員撤離,排除隱患,確保安全。
9.坑(槽)溝邊1 m以內不準堆土、堆料,不準停放機械。
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必查隱患
1.切割、焊接、防水施工等明火作業未清理作業點及其周邊和下方易燃、可燃雜物,未封堵周邊孔洞。
2.鋼筋、板材切割、加工、壓縮等作業未清理作業點及其周邊易燃、可燃雜物。
3.動火、動焊與鋪設保溫材料等交叉作業。
4.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未設置專庫存放,未單獨分類存儲,因存儲環境發生化學反應引發火災。
5.物料堆場遇外來火源或人員吸煙等遺留火種引發火災。
6.正在施工建筑內違規設置庫房存放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現場調配油漆、稀料等行為。
7.工地宿舍使用“小太陽”、電暖器、電磁爐等電器設備取暖、做飯以及烘干衣物;手機、充電寶等電器產品無人看管充電或放置在被褥上充電;未使用安全電壓,電氣線路未穿管保護。
文稿來源:市局工程科